九游野生娱乐动物园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动物园
2018年,西藏发布《“十三五”及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提出了西藏铁路“12345”战略发展规划,里面的“4”指的是四条主轴,其中一条就是新藏线年后,新藏铁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意味着,这条全球海拔最高的铁路项目,在历经多年筹备后,即将开工建设。它将成为继青藏铁路与川藏铁路之后,又一条至关重要的进藏战略通道。初测全线 公里。
早在2004年1月,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便规划了新藏铁路和田-日喀则段。此后,在2008年10月、2016年7月以及2018年11月等不同阶段,相关规划中均提及新藏铁路的建设。2022年1月18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新藏铁路和田至日喀则段前期工作。2023年2月,《西藏自治区“十四五”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印发,指出到2025年,新藏铁路日喀则至佩枯错段、新藏铁路佩枯错至和田段力争开工建设。
在2018年的西藏“十三五”铁路规划中,新藏铁路的西藏段线路走向为:日土——噶尔——巴嘎——仲巴——萨嘎——昂仁——拉孜——日喀则,然后通过既有铁路连接到拉萨。
而在2023年的西藏“十四五”铁路规划中,新藏线线路稍作修改:日土——噶尔——巴嘎——仲巴——萨嘎——佩枯错——定日——定结——萨迦——日喀则,再到拉萨。
按照新路线个是边境县,其中,普兰县的巴嘎镇,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仅470公里左右。除了起点的新疆和田市以及尾段的日喀则、拉萨,其余站点都是土地广袤人口稀少之地,建设难度之大也堪称极限挑战,途径世界闻名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脉,沿途还有十几处冰达坂、几十条冰河、人迹罕至的无人区,冬季气温零下下40℃,氧气含量只有内陆地区的44%。但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战略价值,这些县在西藏乃至全国都有重要地位。
和田市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辖县级市,是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位于新疆西南部、和田地区中部,处于喀喇昆仑山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间,总面积585.11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11月1日,和田市常住人口501028人。2023年,和田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40.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5808元,同比增长2.6%。
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55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64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3.61亿元。
近年来,和田市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在特色农业、手工业以及旅游业等方面持续发力。和田玉闻名遐迩,带动了玉石加工、销售等相关产业的繁荣;特色农产品如红枣、核桃等,通过电商等渠道走向全国市场。
日土县位于阿里地区最北端,新疆进入西藏的北大门。国土面积7.712万平方公里,略大于宁夏,稍小于重庆,平均海拔4300米,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不过这里常住人口很少,据七普数据,全县人口仅1.1万余人。
除了白绒山羊,还有班公柳,这是日土县独有的树种。班公柳有耐高寒、耐干旱、成活率高的特点,这对于高寒缺氧、干旱少雨的雪域高原来说,无疑是美化亮化、国土绿化的首选树种。2022年,政府投资1800万元建设了3座育苗温室大棚。截止去年8月,苗圃基地累计总投资已超过2000余万元,热角村643名村民以每人100株树苗参与入股,入股率达100%,苗圃面积达2500余亩。
其属高原温带季风干旱气候区,有班公湖、日土宗、日土岩画等知名景点,栖息着藏羚羊、金丝野牦牛等珍稀动物。
日土县再往南,就进入噶尔县。在藏语里,“噶尔”(སྒར)有 “帐篷、军营” 之意。噶尔县总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是西藏18个边境县之一,219国道从普兰经噶尔再到日土,317国道可连接噶尔县和革吉县,西北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相连,北邻日土县等,是阿里地区交通网络的核心节点。
噶尔县总人口2.49万人(七普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县GDP达7.14亿元,三产比重为1:41:58。噶尔县也以牧业为主,主要饲养牦牛、犏牛、黄牛、绵羊、山羊,以及马、驴、骡等。这里的鱼类资源也相当丰富,如裂腹鱼、裸裂尻鱼、锥吻唇鱼等。
到2014年,噶尔县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铜、金、水晶、锑、铅、锌、石灰石、硼砂、盐等矿产品,分布面积广,矿质好,极具开发价值,是继革吉、改则之后的第三大矿藏资源县。
“巴嘎”在藏语中意为神山与圣湖之间,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的巴嘎镇,就地处著名的冈仁波齐峰和玛旁雍错湖附近,属于高寒牧区。其是阿里南线旅游的重要节点,大量游客会在此停留转山或游览圣湖,以虔诚的宗教氛围和绝世的高原自然景观闻名,将成为铁路沿线文旅融合的重要支点。
普兰县地处中、印、尼三国交界处,距离新德里近436公里。普兰县总面积1.319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仅1.2万人(七普数据)。当地的普兰口岸是中尼、中印边境贸易的通道,1954年开放,1962年因中印边境冲突被批关闭,1992年再次开放,这也是印度、尼泊尔民众朝拜“神山”“圣湖”的主要通道。
仲巴县藏语意为“野牦牛故乡”,为雅鲁藏布江源头,县城距日喀则632公里。东边北边西边均为阿里地区,南与尼泊尔接壤。县境面积近4.6万平方公里,219国道横穿全境,草场面积4985万亩,是日喀则唯一的纯牧大县,边境线公里,矿产资源也比较多样,是铁路沿线重要的生态与牧业节点。
仲巴常年冰雪覆盖,冈底斯山脉斜贯中部,最高点是仲巴东部与萨嘎交界处的伦布岗日峰,最低点是查木措盐湖水平面。全县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达4000余座,6000米以上的高山679座,是当之无愧的“万山之宗”。
仲巴“矿藏宝地”声名远播,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已发现并设立探采矿权的金属矿产有铁、铜、金、铅、硼、锂、铀,非金属、能源矿产有砂石、地热有等,截至2023年5月,仲巴县境内共设置矿业权23个,其中采矿点9个,探矿点14个,勘查工作程度达到详查以上的5个、普查的5个,预查的4个。碳酸锂资源量为184.1万吨,可利用开采碳酸锂资源量为63.7万吨。
萨嘎,在藏语中是“可爱的地方”。之所以被称为“可爱的地方”,因为当地草场广阔,全县草场面积1297.75万亩(约8651.67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近70%),畜牧业比较发达,牛羊成群,水草丰美。
萨嘎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冈底斯山脉以南,雅江上游,边境线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超4600米。截至2020年,全县总人口1.64万人,雅鲁藏布江流经县域133.4公里,还有伦布岗日雪山等自然景观,其是日喀则西部过往旅客的“驿站”之地,将为铁路运输提供重要的补给功能。
全县有6处地热温泉,主要分布在如角、卡古、嘎学、达孜、康来等地,其中如角温泉尤为出名,位于平顶山头上,形如碗口,泉池面积约有30平方米,热气冲天,大团气雾犹如白色浮云。
佩枯错位于西藏日喀则市西南部,吉隆县与聂拉木县行政边界交汇区域,是珠峰保护区内最大内陆湖,其周边地形开阔,希夏邦马峰的倒影可映入湖面,鱼类资源丰富,藏野驴、藏羚羊等常于湖岸活动,将成为铁路沿线的生态旅游亮点。
吉隆县总面积9300平方公里,人口1.75万人(七普数据)。吉隆在藏语中是“安乐村、舒适沟”之意。传说公元8世纪后期,莲花生大师入藏途经吉隆,感其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临行前欣然命名此地为“吉隆”,以此表达无限赞美之情,“吉隆”之名留传至今。
2024年,GDP为14.63亿元。西藏最大的口岸吉隆口岸,就坐落于该县。2022年3月,国家正式批准设立国家级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成为全国第18个、西藏首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实现西藏从无到有的突破。
2023年,聂拉木县总人口2.1万人,除了藏族外,还有汉族、回族、土家族、夏尔巴人和尼泊尔人以及卡查儿(藏尼混血儿)。聂拉木还有8000多米的希夏邦马峰,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的山峰。
定日县1.386万平方千米,总人口6.2万人(2021年6月数据),是西藏人口最多的边境大县。该县有诸多海拔超6000米的山峰,以坐拥珠穆朗玛峰而闻名全球,它是登山探险及科研考察的重要基地,县域农牧业为主导产业,特色产品包含虫草、雪莲花等,同时能通过旅游业的关联带动藏毯等传统手工业发展,将依托铁路进一步释放“珠峰经济”潜力。
去年定日县GDP为16.0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5.3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7475.35元。
定日县也是上海援藏海拔最高的边境人口大县,上海已经对口支援日喀则市30年之久。今年1月,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2天后,同济设计院先遣队伍抵藏,着手开展灾情考察和村庄重建。随后,上海建工也在当地成立灾后援建指挥部。
定结县东接帕里镇,可从亚东口岸进入印度、不丹;西连定日县,可从聂拉木口岸进入尼泊尔境内;北通萨迦、拉孜县,向东可到达日喀则市、拉萨市;南面虽然狭小,却也有陈塘、日屋等边贸通道。在历史上,定结县是个重要的地面交通衔接站。
定结县面积5834.6平方公里,人口2万余人(七普数据)。经济结构以半农半牧为主,耕地面积4.07万亩,主产青稞、油菜、土豆、豌豆等作物;草场面积531.14万亩(约2273.33平方千米),饲养牦牛、犏牛、绵羊等牲畜;林地面积44万亩,有11万亩连片湿地。定结藏语意为“水底长出”,当地也拥有着中国为数不多的高原“湿润”沙丘曲线景观。
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珍稀动物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羚羊、鬣羚、喜马拉雅塔尔羊、盘羊、长尾猴、斑羚、雪豹等。主要珍贵植物资源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长蕊木兰、水青树、锡金海棠、西藏延龄草、胡黄莲、桃几七、天麻、参三七、雪莲花等。
萨迦在藏语中是 “灰白土”的意思,萨迦县名字来源于藏传佛教萨迦派的主寺——萨迦寺,萨迦寺所在的山坡上有一种呈灰白色的土壤,因此得名。
萨迦派曾在元代掌握西藏地方政权,对西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萨迦县也因此成为西藏历史文化的重要地标之一。
萨迦县8126平方千米,人口4.88万人(七普数据),是萨迦派藏传佛教的发源地,萨迦寺是藏传佛教重要圣地,存有贝叶经等大量文物古籍与艺术瑰宝。其农业相对发达,位于河谷地带的农田,在雅鲁藏布江等水系灌溉下种植青稞、油菜等,以萨迦文化为核心的文旅融合发展潜力大。
2023年该县GDP为406.8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18亿元,二产132.14亿元,三产209.54亿元。其主要的特色产业是吉定镇的石灰石开发、麻布加的石材开发等。
拉萨市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首府,2024年GDP为990.04亿元,全市人均GDP达113563元。它拥有众多著名景点,如布达拉宫、大昭寺、八廓街等。拉萨市的经济以旅游业、服务业为主导,同时在特色农牧业、民族手工业等方面也有一定发展。
拉萨市沿线的曲水县则是重要的节点,其位于拉萨河下游,距拉萨市区约60公里,属于河谷平原地带,农业条件较好,是拉萨的粮食与蔬菜供应地之一,同时,正依托拉萨的辐射,凭借较低海拔及交通便利性,开发藏医药、净土健康产业等,一些现代农牧产业园、民俗文旅村已逐渐形成规模,将成为铁路连接拉萨市区的“近郊经济带”。
新藏铁路建成后,将进一步巩固拉萨市作为西藏核心城市的地位,同时带动新疆和田市、阿里地区、日喀则市等沿线城市及县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升这些区域在藏西、藏南地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并辐射周边地区发展。而4000亿投资的项目建设本身也将带动水泥、钢铁、设备制造等行业和产业的发展,为西藏近几年的发展注入强心剂。随着雅下水电和新藏铁路的开工,拉萨相关企业也将迎来大发展。
新疆段进展较快,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明确将其列为2025年的重点任务,预计在11月开始建设。西藏段的开工时间稍后,西藏自治区“十四五”规划虽要求2025年启动,但由于工程难度大,实际进度慢于新疆段。
在不久的将来,建成后新藏铁路将成为连接新疆和西藏的重要交通要道、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的铁路大动脉,环绕边境地区的“环形铁路网”将全面成形,同时,有望打通“一带一路”铁路网,带动“泛亚铁路”大范围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