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野生娱乐动物园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动物园
2024年12月,重庆动物园党委“动物守护先锋”品牌入选市直机关党建“培育品牌”名单,被列为重点打造对象。该品牌logo以绿色为基调,图案为双手托举大熊猫,寓意为野生动物营造温馨家园,其设计理念秉持尊重生命初心,建设生态文明。
自品牌创建以来,动物园党委创新构建了“1+5N+3”工作机制。在党建引领下,各项工作成效显著:成功创建劳模工作室;科研繁殖成果丰硕;野生动物救护成绩显著;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依托资源优势实现“破圈跨界”,成功打造动物文化,媒体宣传反响热烈。“动物守护先锋”党建品牌价值日益凸显,已成为城市管理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
近日,重庆市科协公示了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终期评估结果,重庆动物园荣膺“优秀”单位(全市仅8席)。
是什么让重庆动物园从观赏野生动物的乐园成功转型为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保护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绿洲?
答案在于其近年来的系统性变革。重庆动物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全市“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持续深化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建设。通过坚持党建统领、打造“动物守护先锋”党建品牌,该园有力推动了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国城市动物园创新发展的行业典范。
今年5月的一个夜晚,25名小朋友在重庆动物园科普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夜幕下的动物园——探秘动物夜生活”的独特旅程。
活动中,科普老师为孩子们生动讲解了鳄鱼、蜥蜴、蛇等两栖爬行动物的生活习性,并引导他们观察豹猫等夜行性动物的独特生理结构和行为特点。孩子们由此解锁了动物在黑夜中的“另一面”,收获了丰富的课外动物知识。
“类似的科普活动,目前已成为一种常态。”据重庆动物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强化科普属性,该园组建成立了科研科普党支部,打造“科研+保障+安全”三位一体的专业团队,将党员技术骨干嵌入科研攻关、科普活动、资金管理、安全保障全链条。凭借党支部的不懈努力,重庆动物园成功入选中国科协2021—2025年度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4年被重庆市科协命名为“科普重庆共建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该园每年3月举办的“我为熊猫栽竹子”获评“2024年成渝地区十佳科普研学课程”。同时,“‘走进渝港澳·爱上大熊猫’渝港澳青少年自然探索行动系列科普活动——熊猫小大使、熊猫小讲解、熊猫小记者课堂培训暨主题班会进动物园”和“‘悦享中秋·重动团圆’中秋游园科普活动”获评“2024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据了解,重庆动物园持续聚焦科研主业:2024年承担科研课题14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在科普活动方面,每年策划组织“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科普大篷车渝州行”等主题及研学活动30余项、超百场次。
通过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资源整合优势,重庆动物园成功探索出 “党建引领+科普+科研”融合发展路径,为全国动物园系统贡献了可借鉴的“重庆经验”。
2024年5月,重庆动物园一对龙凤胎大熊猫“渝可”和“渝爱”获任“重庆城市节水代言人”。同年7月,动物园启动卡通形象创意设计大赛,共吸引北京、上海、广东等15个省市的设计者参与。在重庆动物园的积极推动下,大熊猫“渝可”和“渝爱”获得了极高的公众关注度,并多次参与重庆市的相关宣传活动。
重庆动物园经营服务党支部通过开发以大熊猫为主题的文创项目,将收益主要用于改善动物生存环境和提升保育水平,是探索利用公众对野生动物的兴趣反哺物种保护与科普教育的一项实践。
该支部积极打造“虫动”自有品牌,通过“虫动市集”“虫动咖啡”成功实现破圈跨界。其中,“虫动市集”作为官方文创品牌,已陆续开展了“手账森活节”“画出我的虫动星球”等主题活动;在万象城、新光天地等地举办快闪活动;参与杭州动物园“春生”生日会及北京动物园“北动消费季”;参展“2024年第十三届重庆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及“重庆文化旅游发展成果展”,并荣膺“第二届中国公园文创大会”最具潜力奖。目前,“虫动市集”正在多个城市开展“重庆动物园七十周年巡展”,持续拓宽品牌影响力。
同时,为推动园区跨界多元化合作,该党支部联合霸王茶姬推出“渝见萌友·自在常乐”主题活动,携手沁园打造端午联名“团团粽”,助力野生动物保护;此外,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逐步升级改造,推出更丰富的奇趣游乐项目,上线“门票+游乐票”联票及优惠套票,并开展节日赠票等活动,为游客提供更多实惠。
以党建为引领,该支部还着力强化人员与管理的交流培训;组织开展大型游乐设施应急救援演练;选派年青党员干部参加中国游乐协会“2025年中国游乐博览会”和重庆市游乐协会“2024年重庆市游乐安全标准化管理研讨会”等活动;并邀请专家前来开展技能培训。相关交流培训累计达105人次。
今年3月11日上午,“羽翼重归——2025年猛禽迁徙守护计划启动”放归活动在野外举行。重庆动物园联合相关部门现场放归了4只经救护康复的猛禽。
本次放归的4只猛禽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且均佩戴了微型卫星追踪器。这标志着重庆动物园首次将卫星定位技术应用于猛禽野化放归。通过实时监测其迁徙轨迹,该技术将为研究猛禽栖息规律、构建生态廊道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这是重庆动物园科技赋能与体验升级的案例之一。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重庆动物园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智慧导览体系等数字化手段,着力打造数字景区,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其智慧导览平台提供推荐场馆、游览线路(含自定义线路)等个性化功能,方便游客随时搜索动物位置、便民设施信息,获取科普知识并观看科普视频等。
2024年国庆节,大熊猫馆文创旗舰店正式开业。同期增设了8处“虫动能量补给站”,并引入多项新业态与服务,包括:无动力亲子乐园、共享代步车、纪念币自助机、共享充电宝、小熊猫馆“蹲蹲”主题茶饮店、文创冰淇淋和雪糕,以及自营文创矿泉水等。这些举措在为游客提供便利的同时,有效拉动园内二次消费。
在动物馆舍提升方面,该园自主设计并完成了熊猫馆临时笼舍、狼馆、熊馆等馆舍改造与丰容工作。同时,利用自有资金完成了直饮水机安装、鹈鹕餐厅、警务室等20余个建设项目。此外,上熊猫馆改造、两爬馆及涉禽馆展示区优化、新大门及河马馆改造等多项园区品质提升工程按计划有序推进,园区各项功能配套正持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