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野生娱乐动物园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动物园
2025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期间,荆门保险业密集行动。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荆门监管分局指导下,市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各公司深入乡村、社区、公园。活动形式多样:现场咨询解民惑,红色教育强担当,公益助农送温暖,金融知识筑防线,健步公益倡健康。聚焦“爱和责任 保险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切实提升公众保险认知与风险防范能力,彰显行业服务民生初心。
“家门口就把保险问清楚了,线日,东宝区子陵铺镇万家坪村村民向女士对记者说。在中国人寿荆门分公司志愿者详细讲解后,想为孙辈买保险却辨不清宣传真假的她,心里有了底。
当日,荆门市保险行业协会组织人保财险荆门市分公司、中国人寿荆门分公司、太平洋财险荆门中支公司志愿者,在东宝区子陵铺镇八角村“文化大集”开展宣传活动。志愿者们发放资料、解答咨询,还提供义剪和有奖问答。活动吸引近400名村民参与,现场咨询60余次。
7月5日,在东宝区子陵铺镇八角村文化大集上,市保险行业协会组织部分保险公司开展了“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还开展了义剪和有奖问答,吸引了大批村民参与。 黄晓磊 摄
2025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来临前夕,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荆门监管分局指导下,荆门市保险行业协会积极组织,各公司纷纷响应。7月以来,围绕“爱和责任 保险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多家保险公司密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活动深入社区、乡村、公园,涵盖公益关怀、知识普及、红色教育、健康倡导等维度,将保险理念与社会责任结合,提升公众认知与风险防范能力。
6月13日,荆门市保险业防范非法金融宣传活动在东宝区泉口街道沿河社区举行。 黄晓磊 摄
7月3日,人保财险荆门市分公司部分党员在龙泉公园开展健步行活动,并在湖北省廉政教育基地陆九渊纪念馆接受警示教育。 宋婧 摄
多家公司将党建与宣传深度融合。平安产险荆门中支组织党员赴大柴湖移民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党员们观看历史影像、重温入党誓词、聆听微党课,领悟“顾全大局、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移民精神,融入服务实践。太平洋人寿荆门中支党支部在漳河工程历史文化主题展览馆开展学习,激励党员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牢记保险为民初心。泰康人寿荆门中支党支部则组织党员参观东宝区家风馆。
多家人身险公司聚焦特殊困难群体。合众人寿荆门中支与市保险行业协会志愿者走访东宝区石桥驿镇、子陵镇多个乡村,精准慰问25户低保、独居、残疾困难老人,送去价值1.38万元的生活物资。富德生命人寿荆门中支志愿者走进八角村,在田间帮农民抢收玉米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现场普及保险知识,以公益助农诠释保险守护意义。
提升金融素养、防范风险是今年重点。多家公司深入社区、公园,送反诈、反洗钱知识上门。人保财险荆门市分公司深入农村、社区宣讲金融知识。建信人寿荆门中支在浏河岛公园,针对晨练老人,用通俗语言和案例讲解金融保险知识及诈骗识别技巧,叮嘱居民保护信息、警惕高利诱惑。
健步走活动连接健康生活与保险宣传。人保财险荆门市分公司党委班子成员带队在龙泉公园健步,倡导健康生活、快乐工作。太平产险荆门中支的健步队伍还沿途拾捡垃圾,传递绿色价值观,深化“保险+公益”内涵。
荆门保险业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创新的活动,有效普及了保险知识,提升了公众金融安全素养。通过深入乡村社区的公益行动和红色教育,生动诠释了保险业服务民生、回馈社会的责任担当,为守护荆门人民美好生活注入了坚实保障。
保险业具有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指引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荆门监管分局指导辖内保险业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创新产品与服务回应民生需求,充分发挥保险业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重要功能,积极为荆门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保险力量。
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荆门保险业始终坚守“金融为民、金融惠民、金融便民”的初心,用产品创新与服务下沉将金融“活水”引入田间地头、社区家庭,让“保险让生活更美好” 不再是一句口号。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方向更是使命,荆门保险业积极响应政策号召,聚焦主责主业,着力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五篇大文章”服务体系,不断深化保险服务能力与质效,提升保险服务覆盖广度与深度,以实际行动助力荆门高质量发展。
近日,中心城区某小区电梯突发故障,维保公司报价2万元更换控制柜。人保财险荆门市分公司理赔人员通过电梯物联网监测设备精准定位烧毁的主板线元修复。这得益于“电梯安全综合保险”——通过“保险+科技+服务”模式实时监测梯况,借助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电梯梯况和困人报警,截至目前,已成功处置困人事件70余起,解救被困人员90余名,承保项目的维保效果得到大幅提升,还为中心医院等单位减少损失90余万元。
自2021年湖北首单电梯安全综合保险在荆门落地以来,目前已在众多党政机关、公共场所和住宅小区承保项目,并逐步向襄阳、武汉等其他地市推广。
“科技金融”彰显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更是推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平安产险荆门中支积极运用科技力量,创新农业保险服务模式,显著提升“精准承保”与“精准理赔”水平。
在承保端,该公司打造“农险数字地图”,融合地理信息技术与AI大数据算法,对村级地块进行精准标绘。通过关联农户土地确权、流转等信息,并辅助现场验标,成功构建“人、地、物、权”关联的精准承保模式,确保标的准确性。农户可通过“爱农宝”APP便捷完成地块标绘、信息确认等流程。在理赔端,依托已建成的数字地图,建立“生长监测—区间估损—损失鉴定”智能化流程。运用卫星遥感、气象数据、光谱无人机及地面专家构成“四位一体”体系,在作物关键生长期进行动态监测与精准定损,实现快速、准确理赔。
截至2025年6月,其科技化农险服务成效显著,其中,中央财政油菜保险赔付超373万元惠及1780户,沙洋小龙虾保险赔付近97万元等,有效保障了农户利益,护航农业生产。
荆门保险业正将科技基因深深注入风险管理的全链条。当每一次故障都能被精准预测、每一笔赔款都能秒速到账、每一份保障都能无差别触达,科技金融便从政策文本真正落地为城市安全韧性的坚实底座,为城市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一份保单,化解了山林病害带来的伤痛;一纸合约,弥合了野生动物与人之间的冲突。在荆门,保险业正以创新的产品与服务,深度融入绿色发展的脉络,成为守护绿水青山的 “隐形铠甲”。
随着荆门境内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1.84%,野猪等野生动物毁坏庄稼的事件也急剧增加 。为了平衡生态保护与农民利益,2023年4月,太平洋财险荆门中支推出了全国首个全域覆盖的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野责险”),由政府统一投保,农户无需花费一分钱就能获得赔偿。截至2024年,全市累计受理野生动物肇事案件139起,赔付金额达12.59万元。
该险种将传统的政府补偿转变为市场化的保险理赔,不仅缓解了财政压力,还大大提升了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实现了“生态保护—损失补偿—生产恢复”的良性闭环。
面对林业灾害风险,荆门保险业同步深化森林保险的应用。2025年初,京山市绿林镇高枧村7000亩松林感染松材线亩林木枯死。人保财险荆门市分公司迅速行动,快速定损并赔付8010 元。村集体利用这笔资金,及时完成了疫木的焚烧清理及补种工作,保障了生态修复的可持续性,让“绿水青山”的修复能力形成了制度化保障。
荆门保险业还深度参与到碳金融实践中。2024年11月,太平洋财险为国家电投集团湖北公司旗下的控排企业——荆门绿动公司提供碳配额质押融资保证保险,助力企业以碳排放权为质押物,获建行5000万元低息贷款(利率低于市场33个基点)。作为全国首单“配额跨期质押融资+碳保险”业务,该模式被纳入《湖北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成为全国碳金融标杆案例。
“30元保费换来1500元保障,这张保单就是定心丸!” 近日,荆门市晟泰农业公司负责人罗承全看着银行到账的理赔款,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去年,他为公司的708头能繁母羊购买了保险,在损失发生时,这份保险为他提供了及时的保障。
2024年,中华财险荆门中支创新推出能繁母羊保险后,这一创新模式以“政府补45元、农户出30元、保额1500元”的普惠设计,覆盖了疾病与自然灾害等六大风险,让养殖户敢于投入、能够安心发展,带动东宝区肉羊存栏量增长了23%。
中国人寿荆门分公司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推广“农小保”惠民产品。该产品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为原则,首创“5133”模式:农民年缴50元,即可获得意外身故1万元、疾病身故丧葬补偿3000元、意外医疗补偿3000元三重保障。其显著特点是保费低、保障全、覆盖广,有效弥补新农合保障空白,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
截至目前,“农小保”累计参保超158万人次,提供风险保障516亿元,赔付6695万元惠及3.1万受灾群众,切实发挥了“小保险担大责”的稳定器作用。
在健康保障领域,荆门市普惠保险同样实现了突破性覆盖。“惠荆保”作为政府指导的惠民商业医疗保险,延续了“低门槛、低保费、高保额” 的惠民特性,自2023年9月上线以来,“惠荆保” 累计赔付金额已超1042.17万元,受益人群的年龄跨度从1岁幼儿到89岁长者,覆盖面极为广泛。
7月2日,夏日的阳光洒满掇刀区掇刀石街道雨田小区,泰康人寿荆门中支护理员将夏凉枕轻轻垫在85岁的陈奶奶颈下。“你们太用心了!”陈奶奶的女儿周阿姨连声道谢。这样温馨的场景,在荆门1.67万高龄失能家庭中已是日常。
在荆门,长期护理保险正成为破解老年人“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难题的关键方案。截至2024年,该险种已覆盖全市240万人,累计为1.67万失能人员支付待遇5.8亿元。
泰康人寿作为该险种的经办方,构建了“评估—护理—支付”的智慧体系。2025年,公司进一步优化“泰照护”App流程,将护理日志与视频稽核联动起来,若未按时上传相关信息,就会暂停支付,以此倒逼服务质量提升。同时,还推出“照护处方”系统,为失能人员定制个性化的服务方案,让护理更具针对性。
面对老龄化加剧与人均寿命突破80岁的现实,中国人寿以分层设计+生态联动破局。2024年,中国人寿荆门分公司实现年金类保险17924万元、保单4970件。其中,个人养老金保险195万元、保单177件。2025年1—6月,中国人寿荆门分公司实现年金类保险14916万元、保单3624件。这一增速远超湖北省平均水平。同期全省个人养老金业务规模2252.61万元,荆门以地市级分公司之力贡献超12%份额,成为区域养老金融推进的“尖兵”。
数字化浪潮下,荆门保险业推进数字金融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效率,带来便捷体验。
阳光财险荆门中支表现突出。以往农机手异地出险,理赔需两地接力查勘,纸质材料跨省流转耗时一周。如今效率大幅提升,去年5月,农机手刘师傅在河南项城作业时撞毁机井房,阳光财险当地查勘员现场采集数据,荆门中支线上接收材料、审核定损,刘师傅24小时内收到理赔款,周期较传统模式缩短近八成。
在荆门,借助数字金融力量,保险理赔正进入“分钟级”时代。平安人寿荆门中支创新推出“111极速赔”服务,客户只需一句话报案、一键上传材料,AI系统便能在一分钟内完成审核。针对万元以内医疗险案件,通过与医院系统直连实现“出院即赔”,30分钟内赔款到账,最快记录仅1.78分钟。对于重大疾病患者更开创“确诊即赔”模式,通过“口袋E”系统一键申请,缓解高额医疗费压力。
2025年前4个月数据显示:该公司获赔率达99.36%,平均索赔时效压缩至0.92天,其中57.72%的案件实现“闪赔”,30%为重疾优先理赔。这场由AI驱动的服务变革,让荆门市民真切感受到“数字金融有速度,保险服务有温度”。
从科技金融精准锁定200元电梯故障点,到绿色金融化解野猪毁田矛盾;从30元普惠保单撑起养殖产业,到长护险日均60元补贴托举失能家庭;从数字技术推动农险理赔周期减半——荆门保险业将五篇大文章书写在民生第一线。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荆门监管分局指导下,荆门市保险行业协会将组织全市保险业机构持续聚焦五篇大文章,不断创新思路、调整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助力荆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