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野生娱乐动物园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动物园
2025年4月20日,以“守护海洋精灵,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活动在广东海洋大学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汇聚了来自政府部门、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社会组织、企业界、新闻媒体以及志愿者团体的近500名代表,大家齐心协力,为保护中华白海豚、维护海洋生态环境
活动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会长李彦亮主持。农业农村部渔政保障中心副主任郭云峰、中国渔业协会会长崔利锋、广东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鲁义善先后发表致辞,为活动拉开序幕。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的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表演,包括舞蹈《年年有鱼》、合唱《大鱼》以及轻喜剧《海底喜事》。这些节目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诠释了海洋生态保护的理念,吸引了众多参与者的目光,为现场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本次活动不仅安排了关于中华白海豚生态保护的科普展示,还设计了生动有趣的互动环节,使公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些海洋精灵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同时,现场还播放了中华白海豚的视频资料,让人们得以近距离感受它们的美丽与灵动。志愿者代表带领全场发出倡议,呼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保护中华白海豚,我们在行动!”。
随后,大家一起参访了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这里是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拥有包括中华白海豚、布氏鲸、柯氏喙鲸、印太江豚、短肢领航鲸、灰海豚、黄唇鱼、噬人鲨、鲸鲨、路氏双髻鲨、蝠鲼、鹦鹉螺、砗磲、红珊瑚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标本。通过讲解宣传、展板展画,介绍了我国海洋珍稀保护动物的范围、保护价值、濒危因素、法律法规以及保护措施。呼吁大家从自身做起,保护中华白海豚,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守护海洋精灵,建设美丽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首个地方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湛江市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会长董服金也分享了他对中华白海豚保护工作的深刻思考。此外,活动主办方还特别设置了志愿服务招募环节,鼓励更多热心公益的人士加入到中华白海豚保护的行列中来。许多参与者纷纷表示,将积极行动起来,为保护中华白海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日下午,还举办了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及净滩活动。在广东省、湛江市渔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广东海威种业有限公司、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湛江渔宝现代渔业有限公司等单位积极参与,现场放流各类水生生物658万尾(粒)。增殖放流活动不仅为本届全国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扩大了宣传效果,也实实在在丰富了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本次放流的10万尾当地优势特色品种硇洲族大黄鱼种苗,由省级硇洲族大黄鱼原种场广东海威种业有限公司提供,是硇洲族大黄鱼本土化人工繁殖技术获得成功后的首次大规模放流。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与参与者携手开展了净滩行动。大家手持垃圾袋和夹子,沿着海岸线认真清理垃圾,以实际行动守护这片蔚蓝的海洋。净滩行动不仅有效净化了海滩环境,还进一步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与此同时,中华白海豚保护联合机制成员单位也在各自城市举办了科普进校园、中华白海豚科学大讲堂、中华白海豚标本实物展览展示、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公众对中华白海豚及其生存环境的了解,也为推动海洋生态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人能够加入保护中华白海豚的行列,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海洋家园。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我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旗舰物种,被誉为“海洋精灵”。渔民们深信,中华白海豚是海洋女神妈祖的化身,以其温柔善良守护海域安宁,为渔民带来吉祥与庇佑。1997年,中华白海豚还被选为香港回归祖国的吉祥物。然而,即便是如此珍贵的“海洋精灵”,也因人类活动的持续侵扰,面临栖息地破坏和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严峻挑战。幸运的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包括发布《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支持成立中华白海豚保护联合机制,以及划定并公布中华白海豚重要栖息地等,持续加大保护力度。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我国中华白海豚的野外种群数量已稳定在5000头左右,特别是在珠江口区域,其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中华白海豚是我们人类的亲密伙伴,保护中华白海豚及其栖息环境,实则是在守护我们自身的未来。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工作,不仅要求政府部门尽职尽责,更需要全社会的全力支持和广泛参与。我们期望通过第八届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活动,使相关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且富有针对性,从而引导公众树立海洋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社会各界关注、重视并积极参与中华白海豚的保护事业,为共同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