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野生娱乐动物园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动物园
没想到,他吃完之后觉得身体好了一些。他就跟这位朋友打听,想要再买一些“金钗”。
不过这植物数量太少了,几乎快要灭绝了,就算有钱也很难买到,所以罗兴德打算自己去找。
他听说,自己吃的“金钗”产地来自湖北神农架。于是他抽了空往神农架跑了一趟,却空手而归。
之后的日子里,罗兴德只要一有空就往神农架跑,不知道跑了多少次,但始终都没有找到“金钗”的身影。
本以为彻底没希望了,结果2015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的纪录片《神龙架二》中对神农架林区的“金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罗兴德非常激动,他觉得自己又看到了希望。于是经过多方打听,他知道了纪录片的拍摄地点,终于在一个偏远山村,见到了心心念念的“金钗”。
那一刻,罗兴德心里的石头才算是落下了。看着失而复得的“金钗”,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金钗”这么稀有,鲜品市场一斤都要两万元!要是能进行人工繁育,不仅能保护“金钗”,还让老百姓都能吃得起。
罗兴德带着这些“宝贝”,马不停蹄地赶回老家告诉家人自己的想法,却遭到了一致反对,觉得他是在瞎折腾。
繁育“金钗”的困难程度超乎想象。四年时间里,他每年投资100多万,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金钗”的真名叫做曲茎石斛,因为长得像古人簪发使用的头,所以叫做“金钗”。
它是一种珍稀的兰科植物,喜欢在高海拔山区的树干或者岩石上生活,对生存环境非常“挑剔”。
除了需要特定的温湿度外,曲茎石斛的种子萌发率低,必须依靠特定的共生真菌提供营养才能够生长,所以人工繁育难度极高。
并且曲茎石斛分布范围狭窄,在我国只有河南、湖北、湖南东部、四川南部、重庆等地的山地峡谷区域才有,野外种群数量稀少,已经快要灭绝了。
因此,我国将曲茎石斛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同时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
此外,曲茎石斛还是一种非常名贵的中药材,含多种生物碱、多糖和游离氨基酸等活性成分。
它不仅具有养肝养肾的功能,对于其他疾病也具有辅助治疗作用,在民间还被称为”救命仙草“。
如果能将曲茎石斛人工繁育成功,这就意味着这肯定是一件造福人民、造福国家生态环境的好事情。
罗兴德就是靠着这一想法,坚持了一年又一年。不过他本身不是搞这一行的,于是他求助了4家专业科研机构。
委托他们对曲茎石斛种子进行无菌萌发和扦插繁育,之后的4年时间里他们都没有成功种出曲茎石斛。
但是已经努力这么多年了,罗兴德不愿放弃。为了破解曲茎石斛的繁育秘密,他决定亲自上阵,在全国各地来回奔波学习石斛的人工繁育技术。
他了解到不同的石斛属植物之间都有共同的生长特性,这是不是说明它们在人工繁育技术上也有共通之处?
为了印证这一观点,罗兴德跑遍了许多个种植石斛的产地,确实如他所想,但是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不会轻易透露。
所以每一次观摩学习,罗兴德只能“远观”。虽然只是学到一些皮毛,但好歹也算有点成效,不过想要将其他石斛品种上的可行技术,彻底运用到曲茎石斛身上还是不太行。
但罗兴德就是非常“轴”,尽管每年投资超百万都不见回报,但他还是坚持投资这些研究机构,去全国各地寻找解决办法。
转机出现在2019年,罗兴德委托三峡大学进行的种子育苗实验,成功长出了幼苗!
罗兴德看着那些幼苗心里说不出的欣慰,这意味着曲茎石斛是可以进行人工繁育的,于是他立即对曲茎石斛展开了大规模的种植培育。
可是一次的成功,并不能证明这些曲茎石斛种子都能冒出新芽,这次大规模繁育繁育研究又持续了好几年。
虽然等待的过程十分“磨人”,但罗兴德成功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于是他继续为科研机构注入资金。
这些石斛幼苗也没有辜负罗兴德的期待,在2024年5月的一天清晨,几万丛曲茎石斛幼苗在一夜之间全部冒出头。
之后的日子,罗兴德常常去温室大棚里探望这些茁壮生长的曲茎石斛幼苗,他将第一个培育基地选在了厚坪乡。
厚坪乡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是曲茎石斛最喜欢的半阴半阳、温暖潮湿的环境,并且还能帮助当地村民增添收益、养家糊口。
但是想要把曲茎石斛健康养大并不容易,因为它们从幼苗到成品药材最少需要5年时间。
在实验室培育幼苗,要严格把控温湿度,实时监控幼苗的生长变化,确保它们能够成功移植大棚培育。
而幼苗进入大棚生长后,就需要经历一些磨难,通过模拟野外生态环境,让幼苗逐渐适应外界变化,优胜劣汰,最终活下来的幼苗进行“贴树”种植。
“贴树”种植是整个人工培育中最需要技术和丰富经验的操作。工人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树木,将曲茎石斛绑在树上种植,保证吸收充足的养分同时还不会闷根烂根。
到目前为止,罗兴德坚持曲茎石斛人工繁育已经十多年了。这年他累计投入一亿多元,培育了200多万丛曲茎石斛。
在未来,罗兴德还会坚持在繁育曲茎石斛的道路上,并不断扩大种植规模,让更多人知道这一植物,切身感受到曲茎石斛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