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野生娱乐动物园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动物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石家庄8月1日电(张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江涛)8月1日,记者从河北衡水滨湖新区资源保护局获悉,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动物园与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作开展的青头潜鸭人工繁育与野化放归研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经过两个完整繁殖期,已成功建立稳定的青头潜鸭自然繁育种群,积累了涵盖繁殖习性、栖息地需求的宝贵数据。专家表示,这一进展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8月1日,在衡水湖青头潜鸭人工繁育与野化放归研究基地,成功自然孵化的第二代青头潜鸭正在水中荷叶上栖息。科研监控视频截图
8月1日,在衡水湖青头潜鸭人工繁育与野化放归研究基地,成功自然孵化的第二代青头潜鸭正在水中荷叶上栖息。科研监控视频截图
河北衡水滨湖新区资源保护局副局长、鸟类与湿地保护专家张余广介绍,河北衡水湖作为华北平原重要内陆湿地,是青头潜鸭在全球范围内的核心繁殖地与越冬地之一。2017年3月8日,在这里监测到308只青头潜鸭,是当时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种群。这一发现,为我国青头潜鸭保护工作提供了关键支撑,使衡水湖成为推动该物种濒危等级改善的重要研究区域。在2024年的全国越冬同步调查过程中,监测到120只青头潜鸭在衡水湖越冬,也是继2017年之后发现的最大种群。
近年来,国内科研机构逐步来此开展青头潜鸭保护研究。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多方力量,系统推进保护行动。其中,青头潜鸭人工繁育与野化放归研究项目的实施,成为全球针对该物种保护的创新性实践。
张余广说,2022年,衡水湖保护区与北京动物园、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开展青头潜鸭就地保护研究,青头潜鸭人工繁育与野化放归研究项目就此肇始。三方整合青头潜鸭保护经验、科研技术及栖息地资源,共同探索极危水鸟保护新路径。依托北京动物园已建立的青头潜鸭人工种群基础,2024年从北京动物园转运来9只成鸟(5雌4雄),在衡水湖建成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个青头潜鸭人工繁育与野化放归研究基地,启动物种保护创新实践。
2024年4月28日,在衡水湖青头潜鸭人工繁育与野化放归研究基地,工作人员正精心为青头潜鸭打造适宜的培育栖息之所。陈康摄(资料图片)
2024年4月28日,在衡水湖青头潜鸭人工繁育与野化放归研究基地,工作人员缓缓开启箱门,青头潜鸭带着几分试探与雀跃,融入自然的怀抱。陈康摄(资料图片)
2024年4月28日,在衡水湖青头潜鸭人工繁育与野化放归研究基地,工作人员正在通过监控视频观察青头潜鸭生长状况。陈康摄(资料图片)
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关系协定(EAAFP)青头潜鸭专家组主席、中国青头潜鸭保护与监测工作组组长丁长青教授介绍,基地内建设的野化训练网笼,严格参照野生青头潜鸭栖息地选择特征,模拟自然湿地植被结构、水域环境及食物链特征,为人工繁育个体提供科学的野化训练环境。去年,13只在此环境下自然孵化的第一代小鸭破壳而出。今年6月,第二代小鸭也已自然孵化成功,目前正在健康成长。经过两个完整繁殖期,项目已成功建立稳定的自然繁育种群,积累了涵盖繁殖习性、栖息地需求的宝贵数据。
丁长青表示,衡水湖作为青头潜鸭的重要栖息地,具备得天独厚的湿地生态系统,每年有稳定的种群在衡水湖繁殖、越冬、迁徙停歇。其开阔水域、丰富水生植被及低干扰环境,为自然繁育和野化放归提供了理想条件。目前,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自然繁育种群数量稳步增长,监测数据为全球青头潜鸭保护提供了首个系统性“中国方案”。他还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青头潜鸭的研究,逐步扩增野外种群数量,实现保护目标;将把衡水湖建设成全国的青头潜鸭自然繁育与野化放飞的示范基地,供全国青头潜鸭保护进行经验借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嘉兴警方通报“快递员划伤2人”:因退货问题引发纠纷,致一人轻伤一人轻微伤
山东省教育厅2025年普通高考第三次新闻发布会,录取数据对未来高一学生选科有什么启发?
山东省教育厅2025年普通高考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今年高分段、中分段、低分段的考生与往年相比,具体呈现出哪些特点
英特尔 Nova Lake 开始支持 Linux - 首批“Family 18” CPU
全球最畅销安卓手机继任者:三星 Galaxy A17 宣传图和规格曝光
抓拍不再模糊:三星 Galaxy Z Fold7 折叠手机快门速度提升 7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