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野生娱乐动物园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动物园
2021年11的一天,长垣市绿色未来环境保护协会会长宋克明收到了一条不怎么寻常的消息。
这种鸟儿属于东方亚种,在国内的数量特别少,在开封湿地也就勉强有个400多只的样子,可以说是十分珍贵了。
但摄影爱好者发现它的时候它却已经死了,彼时它躺在一处农田旁边,身边还是零星散落下来的灰白羽毛。
宋克明赶到现场之后发现它的翅膀根部还有一条非常明显的伤口,旁边地上面还有摩托车经过留下的痕迹。
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工作人员也很快赶到了,他们推测了一下这只鸟死亡的时间大概有个3天左右。
为了能调查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一行人来到附近的村子里面调查,结果有很多村民表示,晚上的时候经常会听见摩托车经过的声音。
而且他们之中有一些还经常带着强光灯和猎狗,一看就是趁着晚上大家都休息出来偷猎的。
于是宋克明估摸着这些偷猎者是晚上的时候不小心误伤了这只鸟,看清它之后又觉得恐慌,才丢下鸟逃走了。
后面这只鸟被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带走了,经过解剖之后大家发现,它胃里面没有食物,所以也有可能是饿死的。
不过宋克明还是报了警,后面警方已经在这只鸟死亡的区域加强了巡逻,想要尽可能避免这种偷猎行为。
这种鸟儿名叫大鸨,是一种大型涉禽,成年大鸨的体长可达75 - 105厘米,体重在6-20斤之间,不同性别和亚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头部和颈部的羽毛多为灰色,在颈部两侧还有一些细长的白色羽毛,这些羽毛在繁殖季节会显得尤为突出,仿佛是它们独特的装饰。
背部的羽毛则是灰褐色,并夹杂着一些黑色的斑纹,这种颜色搭配使得大鸨在自然环境中具有一定的伪装能力,能够更好地融入周围的草丛和植被中,减少被天敌发现的几率。
它的翅膀宽大而有力,展开时可达1.7-2.1米,这为它的飞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不过,大鸨虽然具备飞行能力,但它更擅长在地面上行走和奔跑,其粗壮的双腿支撑着庞大的身躯,行动起来较为稳健。
大鸨的头部相对较小,眼睛较大,这使得它拥有较好的视力,能够及时发现周围环境的变化。
大鸨是杂食性动物,比较喜欢吃各种草籽、嫩叶、芽、农作物种子等,例如,在农作物成熟的季节,它们可能会到农田中找农作物的种子来果腹。
比较喜欢吃的动物主要有昆虫、小型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它们通常在地面上觅食,用喙啄食地面上的食物。
大鸨的活动时间也有一定的规律,它们多在清晨和傍晚时分活动,此时的温度较为适宜,而且食物也相对容易获取。
在繁殖方面,大鸨的繁殖期通常在春季,雄鸟在繁殖季节会想方设法吸引雌鸟的注意,它们会将颈部的羽毛竖起,展开翅膀,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
雌鸟在选择配偶后,会在地面上选择一个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筑巢,巢通常比较简陋,只是在地面上稍微凹陷的地方铺上一些干草和树叶。
雌鸟每次产卵2-4枚,孵化工作主要由雌鸟承担,雏鸟孵化出来后很快就能跟随亲鸟活动和觅食。
大鸨曾经在很多地方都有,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今它们的分布区域已经大大缩小。
而此次事件中涉及的开封湿地保护区的大鸨,属于东方亚种,这一亚种的数量极为稀少,全球仅约450只,是大鸨中尤为珍贵的一个群体。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栖息地被破坏、人类活动的干扰以及盗猎等因素的影响,大鸨的分布范围还在不断萎缩。
在波兰、白俄罗斯等地,大鸨已经灭绝,这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对这一物种的保护。
大鸨是非常珍贵的鸟类,比如从数量上来说,全世界大鸨的数量仅有1600多只,而东方亚种更是只有约450只,所以它在我国的保护级别是1级。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草原、旷野被开垦为农田、建设用地等,使得大鸨的栖息地不断缩小和碎片化。
栖息地的破坏不仅导致大鸨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还使得它们的食物资源减少,繁殖受到影响。
盗猎行为也给大鸨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为它自身的价值(如羽毛、肉等),会成为盗猎者的目标。
2021 年河南发现死亡大鸨的事件,让我们再次意识到大鸨这一珍稀物种的生存状况已经岌岌可危。
只有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才能为大鸨等珍稀野生动物创造一个安全、适宜的生存环境,让它们能够在地球上继续繁衍生息,为地球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大象新闻《全球仅存1600只的“鸟中大熊猫”大鸨离奇死亡,疑因遭猎杀》2021-11-1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哪里的蚊子最猖狂?多地公布蚊媒高风险区域,一地提示佛山返回人员14天健康监测
大快人心!网传香港浸会大学将对杨景媛退学处理,律师表示其行为已触犯香港法律
娃哈哈21 亿遗产落定!1695 号公证书定归属,非婚继承路被法律阻断
突发!2名中国人在东京街头遭4人用铁管殴打!头部流血重伤!日本网友:治安越来越差…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